长期以来,实验中心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以教学改革成果助推实验教学理念的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强调重视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创新,从农产品加工产业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岗位能力、研发能力”三个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改革和调整教学体系、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实验教学中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室内外结合、相关专业与实验课程结合、实验与实训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特色。
特色一:实验室内外结合、实现了综合性实验教学新模式
对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和岗位实训,要更好的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要以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模式来组织和管理实验教学。按照食品工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必须要进行实验室内外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模式。具体来讲,实验室外运用所学的《企业管理》、《食品质量管理学》、《实验设计与统计》、《市场营销》等知识,完成产品设计、可行性分析、经济核算、产品模拟销售等综合实验内容;实验室内运用《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验》等知识,完成工艺实验、成分分析、质量安全检验等实验内容。最终让同学们完成一个包括:产品开发方案、产品设计方案、工艺实验报告、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产品经济分析报告和产品试销总结报告等内容的综合性实验报告。努力达到知识整合、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培养等教学目的。
特色二:多专业实验课程相结合,实现协同化和资源效益最大化
不同专业间多课程实践教学全面协同,打破原来单纯地以各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资源协同、岗位协同和专业协同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够紧密地与生活和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相结合。将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尽可能对实验课和实践环节按照专业性质和相关性进行优化、集合、协作,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衔接。时间上,培养方案将相互协同的课程安排在同一时段,把握好课程间的时间衔接。食品科学专业的产品接受食品专业的质量检测,同时后者对前者实施全程质量控制,通过综合实验报告以达到不断反馈提高的效果。持续完善实验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具体实验内容,在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和有机衔接上,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集成,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丰富实验内容,使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实战性、创新性更加突出,同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验效益得到极大提高。
特色三:实验和实训相结合,实现职业实战化,就业零距离
在实验过程中,按照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环节,仿真模拟生产岗位,主要围绕着三部分内容设计实验和岗位实践内容,即食品产品的开发(模拟企业研发部门)、食品加工(模拟食品生产车间)、食品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模拟企业质量控制部门)。每个部门再选择具体的岗位,明确应达到的基本能力,将实验和实训结合起来,尽早感受工作氛围,培养职业素质,起到毕业后能快速融入到工作岗位和职场环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