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开放运行情况
1.中心设置了丰富的开放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实施多种形式的开放教学和管理,主要包括:
(1)预约式选课开放。即在每个实训模块教学内容中,中心都设置一定的选修类、提高类实训内容,并及时在中心网站发布,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内容基础上,根据兴趣、爱好与特长进行自由选实验,同时按其选修内容和完成情况,计入实习和实验课成绩。
(2)中心实行全天向学生开放。学生通过兴趣小组自愿组织报名成为中心学员。学员可随时进入中心进行学习与技能培训,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竞赛、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品评会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3)以开展项目、课题研究的形式,面向学生实行开放。其中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基地开放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
2.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开放管理制度,包括《中心实验室开放工作管理办法》、《中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规定》、《本科学生创新与课外实践奖励学分管理办法》等。
3.中心每年开放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食品工艺学实验项目;学生实习经费、各类专项科技竞赛经费。
4.中心每年参与开放教学的学生达到500人次以上,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管理制度
1.实验中心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凡在中心从事实践教学、科研实验的师生员工,必须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严肃的科学态度进行工作和实验,自觉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学生初次进入中心进行实训和实验前,须由教师进行实训动员和安全教育,填写安全承诺书。
3.中心各实验室和各实训部门均实行专人管理,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进入。必须要有实验技术人员或指导教师在场指导,无论何人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若造成仪器设备损坏,按照学校《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教学中心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4.专人管理固定资产帐、工具、量具及低值材料帐,做到帐帐相符,物帐相符。
5.加强中心的安全防范工作,各实验室、食品车间装有防火、防盗、防破坏等摄像监控系统。
中心制定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考评办法
采取在校学生、毕业生、助教研究生和教师综合问卷、调查表、平时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校友评价,校院两级督导听课等环节,网上反馈、座谈和教学检查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并及时向师生反馈和沟通有关问题,进一步改进实验教学。
建立了学生成绩评定标准、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多元考评方法。
质量保障体系
保证高水平的实验教学质量,中心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在实验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的评价以及实训过程中对于设备、环境、安全、教案、教材、总结等方面的检查,经过认真的分析、汇总后根据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进行客观性的评价,进而影响着实训教学效果。在这里,实训报告的撰写水平、产品的品评的优良以及相关竞赛的成绩也是实践教学效果的间接体现,最终经过各个方面的不断改进都会增进实训教学组织过程的继续完善。见下图:
运行经费保障
近年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食品科学系人才培养和引进、专业实验室改造、高档仪器设备购置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2009年,本专业投入专项建设经费合计500万元。其中,用于引进和培养人才6人,经费100万元;购置高压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低温冰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冷冻干燥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速冷冻离心机等一批高档仪器设备,经费300万元;改造实验室和基地实验室,耗资80万元;建成实践教学基地5个,投资20万元。
2010-2012年,天津农学院继续投入专项建设经费约340万元,其中,用于引进和培养人才经费5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经费250万元;教改及教学基地建设40万元。
由于学校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中心运行经费得到了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