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风
中心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教风建设,形成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向上”的教风。在总结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实施了具有中心特色的五项育人工程,即:形象育人工程、环境育人工程、文化育人工程、纪律育人工程、创新育人工程。这支队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能力和素质培训,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学过程中贯彻服务理念,教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体现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纪律严明,以身作则。中心的教师队伍在学校、师生中树立起了良好的教师队伍形象,创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在教师队伍中,有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优秀教师2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次,优秀工会干部1人,“十五”立功奖1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院级各类奖项20余人次。
1.形象育人
中心强调教师的自身形象及素质建设,注重为人师表,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模范行动去教育学生。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工作的实际行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染和激励着学生以更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学习实践中。
2.环境育人
中心在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强调科学化和规范化,并引进现代化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人性化的设计和规划,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环境宽敞、明亮、整洁、规范、安全的学习训练环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文化育人
实验教学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中心不但注重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纵向知识的提高,而且注重横向知识的拓宽。从而使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用丰富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创新思想引领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纪律育人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规范育人和树立良好学风的重要手段,是管理好学生的有效方法,制定了《中心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中心实验室守则》、《中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规定》、《中心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制度》、《中心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中心对学生实行“三级”管理(中心、系里、教研室),层层落实,保证了实训安全,树立了良好的学风。调动教师们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5.创新育人
按照多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增加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强调独立思考、技能训练,符合教学基本规律,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实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在实训中,增加了学生综合设计产品,独立完成创新内容,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工艺知识和增强了创新设计能力。由于在技能测试中强调学生独立设计和独立完成,因此能够切实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以及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情况
中心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充分利用教改和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提高中心整体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5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
在教学工作中,突出自身特色,强化实践教学,在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等课程中,大力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以“产学研”基地为依托,强化和突出培养学生三创能力。 “食品工艺学实验”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在我市乃至全国是第一门把食品工艺学实验单独设课并被评为精品课程的实践性课程。同时加强骨干专业基础课的建设,“基础生物化学”被评为市级精品课,“食品微生物学”为校级精品课。此外,其它骨干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验”等均按照精品课的要求组织进行了建设。2010年,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实践教学竞赛组委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方案设计竞赛中“食品工艺学综合性实践教学设计方案及实施效果”获得一等奖。
农业部批准的“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天津)”天津市农委建立的“天津市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和天津市科委批准组建的“天津市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中心” 以本中心作为主要依托。
目前,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天津)共承担科研课题11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其他4项。在研项目合同经费686万元。共发表与淡水鱼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相关的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4篇,核心期刊7篇,其它1篇。出版发行教材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另有2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天津市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和“天津市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已经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技合作(转化)项目4项;正在执行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1项,科技合作(转化)项目9项,科技合作(研究)项目4项。现已经鉴定2项自选项目,论证并申请基地成果转化项目3项,新增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项,考查指导企业30余家,签订合作协议15份,达成合作意向10项,为企业新增产值近1000万元,某些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些技术在相关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诸多方面引领了天津市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中心十分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发挥中心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利用中心在设备、环境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加强资源共享,为兄弟院校的学生实践和岗位培训提供服务,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大、北京农学院等多所国内外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中心每年多次接待众多兄弟院校和单位参观、交流,也经常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及相关企业学习交流,并参加全国和地区相应的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等,广泛吸取外校的特点和长处,不断改进中心工作。